影片專區


優選(專業組)

邊境-龔萬祥

導演:龔萬祥 2008年專業組優選|8min40sec 無國界的時代,讓所有的人都成了過客。全球化之後,365天的日子可能是今天在臺北作報告,明天在上海開會,後天在美國客戶工廠檢查產品,當我們醒來連自己睡在哪張床都不清楚的時候,我們到底屬於哪裡人?導演藉由一個到美國工作的臺灣人和一位從小在異 鄉出生的臺裔美國人,共同訴說他們的邊境故事,以及我們這一代無法選擇的必然。


優選(專業組)

傷城-鄭立明

導演:鄭立明 2008年專業組優選|8min32sec 你和城市的關係,究竟是愛還是習慣?都市裡大興土木,超高大樓拼命向天空發展,網狀 捷運沒日夜地在地下挖掘,愈來愈都市化的土地,空間和距離迅速被改變,這一切對在這裡討生活和過日子的人來說,究竟是愛還是習慣?導演反思這一切,城市發展的過程,前進是唯一的節奏。但超高大樓的轉角,就可能看到賣香腸的小攤子,數十年不變,依舊徐徐渡日。本片以實驗詩的風格,鑿開都市發展背後的裂縫,以及你來不及想到的 悲傷。


第三名(專業組)

汗顏-黃棱煖

導演:黃棱煖 2008年專業組第三名|9min44sec 螺絲工廠老闆蕭進國平凡的很幸福。40多歲為了改善生活創業,在鋪著紙箱的機器旁小睡,每2小時起來看顧他的螺絲,妻子、女兒一起默默支持著這位平凡的父親,他們知道,成績不重要,人生只要認真就好。21歲放棄了都市夢,李敏慧回到故鄉前鎮的成衣工 廠當女車工,轉眼30年做著同一個工作,最大願望是退休後繼續當義交服務社會,守著家人一同生活。沒有豐功偉業的頭條新聞,他們在瑣碎的人生中,展現我們缺乏的安然。


第二名(專業組)

黑手那卡西-施合峰

導演:施合峰 2008年專業組第二名|5min14sec 小時候寫我的志願,「黑手」肯定是沒人填的選項,劉丁讚卻是一個異數。 從小到拆船廠打工愛上了黑油味,老是揀鐵片回家敲敲打打,「做黑手」是剛剛好的天意。但人生總有太多意外,父親受傷後,他二話不說回家接起了家中賣菜的工作,默默的做了20年。但心底的聲音從未停止,賣菜之餘他不間斷的拜師學藝,為了一圓鐵雕夢,40歲之後,抱著「就算登不了高山,也能做大海」的想法,當起一個平凡的黑手藝術家。


第一名(專業組)

爸爸的手指頭-楊士毅

導演:楊士毅 2008年專業組第一名|14min15sec 從有記憶以來,他的父親總是四處漂泊,在夜市擺攤賣玩具、當水泥工爬高爬低,換過一個又一個的工作,在家裡不是跟母親吵架,就是在麻將桌上大聲吆喝。兩人的距離,總是疏離又漂浮,就像他父親人生裡老是缺了一塊"穩定"的拼圖,總無法將家人的關係牢牢拼在一起。直到那一天,父親從鷹架上摔下來住進醫院,父子的心第一次緊緊綁在一起。 故事說完了我們才發現,其實導演真正要說的,不是殘缺的手指,而是生命缺了一角的遺憾。


優選

平凡中的不平凡-劉易蓁

導演:劉易蓁 2008年大眾組優選|10min鐘 有一種態度,是需要花16年來證明的。 清潔隊員許伯伯早上6點不到就開工,沿著長長大街開始工作,16年來日復一日。 年輕時的一次車禍,被闖紅燈的人撞傷而不良於行,在家裡休養失業,在里長的推薦下,成為清潔隊的臨時工。一直以來,他總是認真的做好工作,終於升為正式職員,問他的感想,只是靦腆的笑著,而說起當年的那場車禍,沒有怨恨,像是說別人故事一樣的雲淡風輕。生命中有些人,平凡,卻無法遺忘。


優選

(大眾組)質樸的靈魂-游尊鈞、潘以恩、葉恩妤

導演:游尊鈞、潘以恩、葉恩妤 2008年大眾組優選|4min11sec 工人在烈日下辛勤揮汗工作是很偉大的,其實這樣的說法太天真。 對勞工朋友來說,真相是:我們偶爾也會懶惰、抱怨薪水總是太少、老闆總是太摳、政府總是慢半拍,說明天太虛幻,講未來太奢侈,只有今天額頭滴下的汗水,才是真的。 本片捕捉每位腳踏實地的勞工朋友,認真流汗過後,質樸的笑容。沒有說太多的感想,活在當下是他們對人生的樂觀。


優選

(大眾組)絲絲麵線濃濃情-陳榮瑞

導演:陳榮瑞 2008年大眾組優選|9min48sec 臺灣有一群人,守著一門手藝,守著一個過去。 他們是手工麵線師傅,高達50度的工作環境,幾個60多歲的老先生們赤著上半身,每天連續工作近15個小時,奮力在老紅磚房裡,用他們50年的老經驗,與溫度濕度拚搏出古早味。自嘲跟不上時代的他們,嘴裡念念有詞的說只是為了錢、為了生活不得不走這行業。不過,當豬油拌炒蒜頭,引發手工麵線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都知道,他們守護的古早味,是觸動人心的記憶,既無法被取代,也不曾散去。


優選

(大眾組)滿載而歸-翁玉玲

導演:翁玉玲 2008年大眾組優選|9min57sec 想家,是遠洋魷魚船每天的例行工作。 每次出航,總是要等到滿載而歸才能回家,船上的漁工們每天忙進忙出,在時時刻刻充滿變化的大海上與老天爺對賭,賭贏了,迎回滿船的豐收,以及歸心似箭的期待。賭輸了,則是寶貴的生命消失在茫茫大海。本片記錄著遠洋魷魚船上的漁工生活,透過鏡頭告訴我們:「這一次回家,我等了兩年。」


優選

(大眾組)我還有一隻手-林淑真

導演:林淑真 2008年大眾組優選|10min26sec 生命的巨變發生後,我們才知道個人的力量有多渺小。 燕萍,大型生技集團洗腎中心的護理長,4個月前因職場意外右手截肢,一邊努力復健回復自己的生活能力,證明自己可以勝任原有的工作,另一方面還得獨自面對冗長的訴訟官司。面對公司的冷默回應,燕萍白天必須振作精神展現堅強和毅力,避免在談判中被欺凌,晚上看著照片中完整的自己,卻不禁淚流滿面。


優選

(大眾組)生命最後的化妝師-周邦闓

導演:周邦闓 2008年大眾組優選|13min56sec 往生者的人生旅途,由他們畫下最後的句點。 殯儀館的化妝師們,每天早上6點開始,專注且細膩的手,為往生者裝扮,讓他們安祥的臉龐,留給親友們最美好的回憶與印象,帶著溫暖的面容,然後安然告別,結束每段充滿故事的旅程。化妝師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總有一天旅行會結束,生死即將兩隔,到時我們都不再恐懼死亡,只是依依不捨的告別。


優選

(大眾組)我在和平的日子-簡彥至

導演:簡彥至 2008年大眾組優選|10min04sec 如果有一個工作,可以每天下午4點下班後,到太平洋釣魚,你相信嗎? 合盛源礦場,就是這樣夢幻,比海角七號還海角的所在。 位在蘇花公路上,你很容易遺忘的花蓮縣和平村,海拔1080公尺的海岸山脈上,右邊俯瞰是湛藍一片的廣闊太平洋。早上7點上工,下午4點下班放風,礦場工人們三兩跑到山下垂釣,獨享VIP級的太平洋無人釣場,浪花捲到臉上,嘴唇一舔,一種海角天涯、遺世獨立的清鹹滋味。不免感嘆,求職網站上怎麼從沒看到這個工作?


優選

(大眾組)打狗五金街-伍心瑜

導演:伍心瑜 2008年大眾組優選╱片長:10分55秒 打狗的五金老街,即將在幾個月後,結束它的故事。 五金街,從30多年前,伴隨著拆船工業的興起,一家家聚在一起,造就一整條街,上百家的聚落規模,老闆和師傅們都熟識,平常到處串門子聯絡感情、交換情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直到市府宣布拆除老街蓋公園為止。 街坊鄰居們奔相走告,為了生計也為了保存時代的記憶,老街的人組成自救會捍衛自己的家園,但終究不敵時代改變的需求,老街即將熄燈,走入老高雄人的記憶。


第三名

(大眾組)我的家庭我的愛-賴宇泰

導演:賴宇泰 2008年大眾組第三名|11min15sec 每個家族,都是一部歷史。 本片記錄了一個大家庭篳路藍縷50年的過程,故事從導演的母親嫁給父親說起,年輕的小夫妻離開家鄉,開始了顛沛人生,四個孩子相繼出生,在九份擔任礦工的父親遇上了礦災而住院多年,媽媽改行賣路邊麵攤,又多次被警察取締而難以為繼,一肩扛起家計的大哥,卻又在此時車禍過世。面對這一切,小兒子在心裡發誓,要守護這個家, 因此努力學藝開了一家饅頭店,撐起一家人溫飽和小小的幸福。


第二名

(大眾組)漁人-許志漢

導演:許志漢 2008年大眾組第二名|9min10sec 寒流來襲的半夜2點,「漁人」卻還在工作。 迎著港邊冷冽的寒風,他們是一群在魚市場工作的勞工,每天清晨1~2點開始工作直到中午才能休息,工作常常超過14小時,就這樣日復一日不停歇。 「漁人」直擊魚市內的工作場景,在男性主導的魚市裡,漁人陳媽媽把心酸吞下肚子,從年輕時開始協助先生的魚攤生意,一路撐持家庭生計,吃苦當吃補的精神,透過畫面告訴大家。


第一名

(大眾組)用力生活-鄭瑋葶

導演:鄭瑋葶 2008年大眾組第一名|10min03sec 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每天上班前,我們是抱著什麼心情出門的?是貸款後的情非得已?還是找到舞台後的不能自己? 本片記錄身心障礙者的一天工作過程,早晨從充滿笑容開始,到晚上寫下「明天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作為結束。客人的讚美,老闆的放心,她用力工作,卻總是充滿笑容。我們透過影片感受到,原來工作的態度,才是決定人生價值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