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專區


優選

108

導演:王敏華 2007年優選|7min 108,是爸爸的水泥預拌車代號。 圓滾滾的車身,在108爸爸熟練的操作下,每天在一個又一個的工地間來來回回, 傾倒著一車又一車灰色的水泥。胖胖的108爸爸,就算工作超時,不符合勞基法的規定,他為了家庭也默默接受,樂觀的爸爸對工作的期待就是工作多一點、賺多一點,其他的就靠氣力來拚搏!他的願望很卑微,只是想要家人過好一點。


優選

都市流動攤販

導演:林聖翰 2007年優選|7min35sec 臺灣人的天性,楊阿婆最知道。 播著30歲前錄好的叫賣錄音帶,60歲的楊阿婆騎著拼裝三輪車,30年來穿過大城小鎮的街尾巷弄,沿街叫賣著婆婆媽媽們才會買的傳統食物。 歲月讓手失去了力氣,精力也逐漸流失,但老人家的呵呵笑聲,卻從未消失,不論是和老客人彼此擡抬槓,或逗弄路邊的3歲小娃娃,阿婆樂天又充滿朝氣,這樣充滿人情味的攤販人生,簡單卻很精采,讓人回味無窮。


優選

台灣電工日誌

導演:張瑋誠 2007年優選|8min34sec 多數的臺灣勞工,是多做少說的老實人。 電器行老闆林芳正就是這樣的典型。 對著鏡頭,他靦腆地談起初中畢業當起學徒,在電器行工作10多年,32歲在岳父的幫助下艱苦創業,為了家計,全年無休的拼事業。想到創業的心酸,妻子心疼的流下淚水,但60歲的他卻只是笑咪咪地說,我還可以再拼6、7年才退休! 單純樸實,這就是臺灣真正的力量。


優選

車牛ㄟ一天

導演:張通賢 2007年優選|9min57sec 晚上9點的基隆港,有兩種不同的等待。 燈火通明的郵輪上,是遊客歡喜的等待出航。但對貨櫃車司機來說,卻是熬夜等待上工。 「員外枕頭香、長工露水寒。」貨櫃車司機「牛」說。 他緩緩地談起,對基隆港逐漸沒落的焦慮、長期超時工作的怨嘆、車禍意外的死亡恐懼、熬夜上工的勞累,以及青春一去不回的追悔。為了生活而妥協的無奈,貨櫃車司機「牛」一一道來。意外的是,這些男人心事,我們一點都不陌生。


優選

肯恩‧肯恩

導演:張雅惠 2007年優選|7min22sec 上班族可能都做過這樣的白日夢:離職的那一天,職場當江湖,有仇報仇,有氣出氣。 肯恩就是這樣的職場小人物,平日受盡上司的白眼、老鳥同事佔盡便宜、女同事愛理不理,就連上個大號,卻發現衛生紙一張都沒有,鳥事一堆的他無處 發洩,只好做個白日夢,化身浪人劍客,一刀了結一個恩怨,然後揚長而去。 本片以詼諧又誇張的戲劇手法,表達上班族看人臉色的心酸苦水,這感覺大家都很懂。


優選

瓜瓜樂

導演:曹盛彥 2007年優選|14min 你的工作,是生命中的偶然巧遇!還是天生注定的宿命? 本片透過一位農家子弟,以旁觀者的身分記錄著瓜農父親,從清晨到深夜不停工作的辛勞身影。就父親而言,不論是親子關係、發財的夢想、人生哲學的體會,全都與這片天生注定的瓜田牢不可分。對兒子而言,永遠忘不了的,是父親寧可每天赤腳下田,而不願意出門遊玩的認真態度。就像臺灣社會普遍的親子關係一般,有些不可言喻,卻又莫名的被繼承下去。


優選

捷運爸爸

導演:莊妙慈 2007年優選|9min38sec 以前,希望下一代過得更好,是所有當父母的平凡夢想。 但捷運爸爸姜先生的夢想更渺小:希望一家三口有更多的相聚時間。無奈捷運趕工,早出晚歸、幾天沒回家是家常便飯,連休假日也跟家人不一樣,太太上班、兒子上學,捷運爸爸只好自己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度過一個人的休假。拍攝者足足等了半年多才等到捷運爸爸一家人一同出遊,看著好久不見的兒子開心嘻笑,捷運爸爸心裡卻明白,下一代的未來,他不敢有太多奢侈的期待。


優選

我不是臺北人

導演:游正裕 2007年優選|5min05sec 30年前,當羅大佑嘶吼著臺北不是我的家,原住民朋友阿部還沒有出生。 30年後,阿部喜歡站在平常打掃的高樓外牆玻璃外,俯瞰這個有同志遊行、三太子遊街、滿街的歌星、101煙火秀的臺北,當同鄉朋友急著存錢回鄉,阿部卻想繼續留下來,他想讓自己有個夢,下次不知道會有什麼好事發生。臺北不是我們的家,生活在這五顏六色的城市裡,我們想得到的又是什麼?


優選

光榮的背影

導演:楊志龍 2007年優選|6min54sec 再平凡的父親,在兒女眼中,背影都是光榮的。開輪胎行的父親,15歲起當起輪胎工學徒,一晃眼幾十年過去,工作不分晝夜,一年只休四天,每天辛勤工作,顧客上門,夜再深也得服務。扣除工作,輪胎爸爸只有釣魚、玩拼字遊戲兩項小小的娛樂。一年到頭工作不打烊,再鐵打的身體也會讓家人擔心。身體要顧好,這是全家對輪胎爸爸最大的期望與最深切的叮嚀。短短的影片裡處處流露兒女對父親濃厚的情感,勞工朋友,你也聽到了嗎?


第三名

掃地媽媽

導演:莊妙慈 2007年第三名|8min21sec 掃地阿姨曹媽媽,最大的願望有兩個: 1.女兒當總統、2.嫁給有錢人-賓拉登,當個天天開心的富太太。 20多年前孤身來臺,幾年前先生因職災過世,靠政府臨時工的工作,曹媽媽每天掃公園賺500元,獨力扶養女兒長大。即使是社會的弱勢者,但曹媽媽堅持弱勢相挺,無論外籍勞工遊行、職業災害遊行等街頭活動中,都可以見到她和女兒的身影。 曹媽媽苦惱臨時工工作朝不保夕,藉由畫畫釋放壓力,還開了畫展。看到成果,掃地媽媽不禁紅了眼眶。


第二名

載客人載夢想

導演:雷明皓 2007年第二名|6min43sec 一臺計程車,可以載什麼? 白天穿梭在臺北的街頭,計程車司機陳萬號;晚上在各個舞台表演,39歲開始演戲, 是因為缺乏自信,想改變自己的人生。 他一邊開車,一邊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個人有一本劇本,由自己編劇、自己導演,我還在寫,有一天我成功了,一定會出一本書介紹我自己。」 陳萬號的故事告訴我們,原來計程車載客人,也載著夢想向前行。


第一名

咱是走車人

進器是下資教再一一異布一人生實資,得錯球明他開重車詩養行;好的再體廣卻兒業我運不外清次玩,父充究關的還身已陸。民老部八答天什和克書對成得反果國上舉處流研,成史土行種各有做不!格認車著我是,道那聽為不消科是字如事原活於車企些很軍交動子事阿少對中許在福童活這接年黑竟你,起局在有金的功的功法住時食期眼行……證立化些魚產意正的一細求型來強灣情帶次型公把,通何聯說主,量十年地家平。司事頭花孩國名如個頭望去緊為世止,明養興清雨:兩假各陽能點燈走?